春节前后,全国各地纷纷停活禽交易,譬如上海1月31日至4月30日暂停活禽交易,市民只能购买冷鲜鸡。由于禽流感的原因,禽类市场正处于变革中,市场上活禽交易被禁止,只能买冷鲜鸡,这对活禽养殖公司打击重大,却给冷链市场带来新商机。
是时候让冷鲜品唱主角了
国家卫生计生委召开在近日新闻发布会上指出,H7N9禽流感主要通过活禽以及活禽市场感染。对此,卫生计生委提倡改变禽类的销售、食用模式,希望未来尽量进行冰鲜鸡的方式,这样有助于逐步降低H7N9感染风险。
不管是生产方、消费方,还是市场经营者,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逐步取消活禽交易,通过提高禽加工水平,让冷鲜禽走进大中城市市场。申浙家禽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国兴认为,应该逐步取消活禽交易,让冷鲜、冰鲜禽类产品成为市场的主角。他说,“在国外很少有活禽交易。”宁波市禽业协会、振宁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屠友金同样认为取消活禽交易是大势所趋。他指出,今后家禽业应该走“集约生产、标准养殖、定点屠宰、冷鲜销售、科学消费”的路子。
鸡鸭的消费是刚需,不可能消失,在没有活禽交易的情况下,消费者只能购买冷鲜鸡。冷鲜鸡大行其道,刺激冷链物流业的需求。目前,冷链物流的订单正随着活禽交易的破灭而增加。譬如新希望在去年12月开发“冷鲜禽”。
全球最大的冷鲜鸡供应商泰森食品此前也表示,在国内上线旗舰店,销售冰鲜产品,希望在在2020年获得国内10%的市场份额。目前全球范围,除了中国地区以外,主要地区都以销售冷鲜鸡为主。冷鲜食品的崛起,需要配备大量的冷链物流设备。
为防止疫情进一步扩张,杭州市市长张鸿铭已向新华社记者证实,杭州市正酝酿出台政策,永久关闭活禽交易市场,实行禽类制品的全冷链供应。换而言之,本已火热的生鲜冷链物流将新添一把柴。
电商纷纷布局冷链行业
从需求上,随着人们生活品质提高,禽流感等突发事件的影响,生鲜需求日渐加大;从供应商,电商纷纷将生鲜品类作为自己打造竞争力的王牌所在。但是,生鲜难以保存的特点决定其运输中容易损耗。一般生鲜产品的损耗率可达10%到30%,而普通商品损耗率不到1%。
除了冷鲜鸡的行业变革以外,2013年以来,电商不断加大冷链布局,也给了这个行业机会。目前,与传统零售相比,传统商品已经相差不急,电商需要寻找新的切入点。相比之下,传统的超市优势在于生鲜食品,这方面电商还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从2012年开始,电商涉足这一领域。2012年,顺丰优选、天猫等先在北京试点。此后2013年,电商生鲜化大范围扩张,首先是顺丰优选、天猫的生鲜配送范围不再局限于北京,配送城市从单一的北京扩张到52个城市。同时1好店、苏宁易购、京东也开始布局生鲜食品。2014年电商全面在生鲜领域铺开。
这样的背景下,冷链作为生鲜食品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需求同步爆发。在2011年和2012年冷链行业需求不大,但2013年开始,冷链装备行业的订单增幅较大,2013年底国内冷库保有量将达到2600万吨,同比去年底1895万吨的保有量增长36%。
冷链物流再迎产业契机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