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广州市农业局领导参与录制《行风面对面》节目时透露,广州将改革现有生猪经营体制,将50多家屠宰企业整合成18家,使合格猪肉从养殖厂直接到屠宰企业,关闭毛猪批发市场,截断私宰肉的肉源。
广州将关闭毛猪批发市场
市农业局副局长蔡伟科说,私宰肉在广州的城乡结合部的确客观存在,主要原因是生猪经营体制改革未全面铺开,“现在的猪肉主要是通过几个毛猪批发市场进入屠宰厂,总有不法分子从批发市场拿货做私宰”。
去年,广州查处了449宗生猪私宰,没收10万公斤私宰肉,120人因非法经营罪被判刑。
目前,农业部门已经制定了一个推行生猪经营体制改革的方案,上交市政府审批,“预计一两年后私宰现象会有大的改观”。
即将推行的改革怎样解决私宰猪肉问题?蔡伟科介绍,新方案核心是“大屠宰、大流通、大监管”。
“大屠宰”即屠宰厂整合,既为提高工艺也为遏制私宰。由于广州现有屠宰厂很多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建的,工艺是“半手工”式的,比其他省份落后,这次将把它们整合成18个厂,建立现代化的屠宰流水线,使生猪从养殖场直接到屠宰厂,实现“点对点”对接,关闭毛猪批发市场,这样也就能截断私宰户的猪源。
现在的屠宰厂基本只供应周边区域,“大流通”将打破现有的划区供应现状,允许屠宰厂的产品在全市流通,也允许外地的屠宰产品进入广州,形成良性的竞争格局。
“大监管”将实现全程溯源,农业部门点对点监管。
水灾塌房有保险补贴
花都区花山镇一个农户今年3月农田遭水淹,向镇里申请灾害补贴,一直没回音,记者与其一起去镇里询问,被答复“有时有有时没有……(什么标准)不清楚,领导说严重就有”,农户想请工作人员去田里看一看作评估,被答“没时间、还要靠村干部”。
看了短片,市农业局局长汤锦华连连说工作人员这种态度“不应该”,要求花都相关人员立刻回去落实解决。
对于农业相关灾害补贴,汤锦华解释,市政府每年拨付500万元,但一般只用于重大灾害,一些小范围的、不太严重的灾害,确实覆盖不到。现在灾害补贴一般是村里组织申请,还有公示程序防止有人虚报损失。
对刚刚过去的从化、增城水灾造成的农业损失,他说,这次有保险可以帮农户弥补部分损失。比如水稻保险,农户、政府分别负担每亩5元、16元的保费,能拿到400元补偿;泥砖房保险,农户、政府分别负担1元、4.6元的保费,全部倒塌的话能得到1万元补贴,这个保险覆盖率已经达到了98%。
广州人吃的家禽近半已是生鲜
生鲜鸡上市快一个月,市场反响不好,汤锦华说,实际上,广州人一年消费1.7亿只家禽,其中45%已经是生鲜的了。
他本人是老广,也爱吃现宰鸡,但这次是为防H 7N 9禽流感,“这是算大账还是算小账的问题,人口密集处的确不能宰活禽”。
市民嫌价高?汤锦华说,“觉得光鸡价低是错觉”,比如,120天的鸡,毛鸡卖80元,宰了仍是卖80元,但就不能跟生长期50天的鸡比价格。
“实际上,现在3家供应商都在亏损经营,希望能薄利多销,以后买的人多了价就不会高”。他说。
广州人不太接受生鲜鸡,还跟喜好有关,汤锦华说,首批供应商都是供港企业,但香港人喜欢吃3斤左右的大肥鸡,广州人爱吃的是2斤左右的土鸡。
实际上,鸡宰完后10小时左右口味最好,而不是现宰的好吃。而现在的生鲜鸡供应,可以实现活鸡在24小时内进入市民菜篮子。
投诉与回应
非法捕捞船噪声扰民?二沙涌口将设围栏拦住船!
昨日节目现场播放了一段短片,珠江上一条小船驶过,发出突突突的响声,珠江广场旁的住户抱怨“马达声像打炮一样,没一个晚上睡得好,用隔音玻璃也不行”。
这些船为了捕捞红虫偷偷来到珠江禁航区,属非法捕捞。市农业局局长汤锦华说,这个问题从亚运以来就一直有,查处了很多次但效果不理想。
为什么?简单地讲,渔政部门能管的是“捕捞行为”本身,因为是无证捕捞,但若抓不到现行,渔政也没办法。要解决问题还需要多部门一起。
现场的渔政部门负责人解释,“滨江东路这段属‘九龙治水’,渔政、海事、水上公安多家要一起管”,该段属禁航区,海事部门要管;船是“三无”船,水上公安要管;捕捞行为属无证捕捞,渔政也要管。目前,几个部门正在研究解决方案。
居民钟伯投诉马达噪音已有几年,昨日也来到节目现场。听了官方解释,他说“不满意,像在推诿。这么多年了,虽有答复,但没几天就又出现。难道要像愚公移山一样每个月投诉才能感动上帝?”
市农业局局长汤锦华向钟伯道歉“老人家,对不起”,表示,没解决好确实有客观原因,这些船有些是捞垃圾的,半夜去捞红虫了,“像走鬼一样打游击,很狡猾”。会尽快解决。具体要多久?其表示,因为要联合其他部门一起解决,无法给出准确时间表。
记者从钟伯出示的信访答复函件中看到,今年4月下旬,几个部门已想出一个解决办法:城管委牵头,在二沙涌东面和南面的入涌口增设围栏,以阻止三无船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