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根“鞭子”催着批发市场出城
发布时间:2014-4-23    作者:李翠霞

    批发市场为什么要外迁?随着越来越多的专业市场“出城入园”,不少商户和市民都发出了这样的疑问。对此,记者了解到,随着城市框架的拉大,目前郑州许多批发市场都位于市区繁华路段,在带来繁荣的同时,周边交通压力也逐渐增大,给商户和市民都造成诸多不便;同时,外迁也是市场自身发展的需要,外迁整合能更好地发挥市场的影响力,放眼全国,批发市场外迁至郊区,几乎成为一种趋势。

    [外因]市场周边城市病突出

    今天的郑州,越来越多的外来人口拥入,随之而来的是交通拥堵、生存空间狭小、空气污染等大城市病日益严重。而在城市中心区的每一个批发市场周边,这些症状表现得尤为突出。在郑州的交通线路图上,基本上每一个批发市场所在地都是一个常年拥堵的节点。

    张琳琳是郑州一家公司的管理人员,每天上下班都要经过科技市场创新大厦。4月21日,早上7点张琳琳就出门上班,此时科技市场附近已经不好走了,她只能艰难前行,两百多米的路段竟用了将近半个小时才“突出重围”。“几乎每天都会遇到这种情况。”张琳琳说,早上这种情况还算好的,更要命的是下班时间,走到这里经常要等三个以上红绿灯才能过去,本来半个小时的车程,她现在需要花上一个小时才能到家。同样的交通拥堵,在郑州市区其他几个批发市场附近也屡见不鲜。

    交通问题同样也困扰着商户们,“市场就这么大,每天进出交易的货车多如牛毛,而且一年比一年多,不拥挤才怪。”在郑州市南三环一家市场内经营了十几年汽配生意的林先生说。据了解,由于交通拥堵,不少商户再配个电动车进市场是常事。不过,更让人担心的是发生火灾时,消防车也经常被挡在门外,从而造成不该有的损失。除了交通拥堵,记者走访东建材、丰乐五金机电城、京广路鞋城等市场看到,这些市场都一派车水马龙的繁忙景象,卫生状况比前两年也有很大改观,但市场的噪音让周围居民深受其害,苦不堪言。

    “周末基本上别想睡懒觉,一大早外面就人声鼎沸的了,希望市场在给居民带来方便的同时,真正可以做到不再扰民。”家住火车站附近的市民陈小姐说。

    “因为三环以内土地增值迅速,中心城区批发市场货物运输不便等因素,政府与批发市场本身都有向外搬迁的动力。”一位商户向记者坦言。

    河南省社科院副院长谷建全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目前位于城市中心区域的批发市场,多是粗放式经营,政府管理成本高,且市场自身发展的成本也在提高,发展空间非常有限。

    [内因]外迁是市场自身发展需要

    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推进,专业市场发展空间受到限制,其搬离城区已是大势所趋。不过从根本上来说,外迁还是市场自身发展的需要,目前,郑州的批发市场还存在小、弱、散的特点,也呼唤能够有更好的、业态规划更清晰的现代化新市场出现。

    据了解,目前国内批发市场500强,郑州仅占8席,这与其交通要塞和商贸之城的称号,并不匹配。丰乐五金机电城的刘老板告诉记者,目前整个市场规模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程度,但是依然还有很多同行想进来,苦于没有铺面、仓库少、交通不便等原因,不少同行已经转战其他地方,像他这样的经营大户,也希望郑州能有一个规模更大、配套设施更全、交通更畅通的上规模的批发市场出现。

    “不少做大宗生意的,目前这种小作坊式的经营行为,限制了很多商户事业的发展。”刘老板说,他身边不少在批发市场做经营的朋友对做大做强生意都有很大的心理期待。“要将生意做大,就不能圈在这个小小的市场里,而应该搬到交通便捷、上规模的大型物流基地。”东建材的经营户马先生也如是说。

    竞合地产董事长王东告诉记者,原来单一的批发市场分散到各个区域,没有形成合力,通过市场外迁,可以让农产品、汽车及汽车后市场、建材家具、钢材、电子产品、纺织服装、小商品等业态更为集中,同时引入更为领先的规划和经营理念,从而强化区域竞争优势,打造全国性的行业龙头市场,也形成较为合理的商品专业市场集聚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