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白银时代的互联网思维
发布时间:2015-3-3    作者:张颖
    进入今年以来,房地产市场已转为彻底的买方市场,借用某开发商的话说是进入了“白银时代”,在这样的竞争激励的营销环境中,传统的砸重钱打广告显然无法为楼盘吸引客户,往往是事倍功半甚至是竹篮打水,必须另辟小径,方能实现弯道超车。

  近日成都一则“全城百万寻找紫薇”的寻人启事在成为热点新闻,斥资200万占据三家报纸媒体头条,拙白的文字和配图,间接地讲述了一个现代版的寻找“水晶鞋”的寻人童话爱情故事。

  一夜之间,除了报纸广告之外,该信息还占据“三屏时代”下的中小屏。尤其是微信传播,在上周成为了成都转发点击率最高的内容,聚焦抢尽了众多眼球,颇有越演越烈、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架势,紫薇的号召力一时之间风头无两。紧接着,有某些反应灵敏的开发商迅速借机跟进,抱大腿、搭便车,全城纷纷举手响应,一场“借势”创意营销战役打响。

细心的读者很快发现耐人寻味的问题,为什么是寻人信息发在地产类而不是主流报媒上?为什么答谢一个人去花双倍的宣传费?当事件持续发酵的时候,在某公交站台广告上明明白白地给那个姑娘的正面来了个特写至此,恍然大悟的读者不禁会心一笑,原来是某楼盘开发商的一个营销活动。

  这无疑是一个互联网思维下的一起成功的事件营销,是“黄莉娟事件”的升级版,但这回总算没有那么赤裸裸地说楼盘名称了,而是将楼盘巧妙地藏在故事当中,读者关心的是“王子”能否找到“水晶鞋”、一个让人羡慕的一见钟情是否能有美满的结果,读者不知不觉地参与其中,成为事件发酵的添加剂。

  该营销事件且不论最终效果如何、给项目带来多少成交,但不能否定其成功。开发商剑走偏锋,没有采用传统的营销手段,笔者认为有如下关键点:

  一、制造话题引发关注

  在《大话西游》炒回锅,重新解读紫霞仙子和至尊宝的爱情的时候,美满的爱情故事已经不值得消费者投入时间关注,反而那些触不可及的悲情故事容易引发读者的兴趣,于是,“善良的紫薇”出台也就顺理成章了。

  二、巧用新闻进行炒作

  这起事件能让新闻参与进来就在于:如果雕爷牛腩的关注点在于配方是花500万重金从香港食神戴龙师傅购得,而这则故事中关注点就在于玛莎拉蒂——一个奢华的代名词,这无形中给车主打上了“王子”的标签。活动方采用新闻和事件相结合的低成本宣传策略,利用事件作为炒作的基点,成功地运用了新闻可信度大于广告的特点进行楼盘推广,大大地降低了宣传费用,是四两拨千斤的成功运用。

  三、锚定粉丝海量蓄客

  在互联网这个信息大爆炸时代里,由于消费者的注意力被淹没在大量的信息中,人们不会将目光聚焦普通的寻人事件,但当玛莎拉蒂、200万广告、赠房子、10万现金这些让人炫目的因素组合在一起的时候,普通读者已经完全跟着开发商鼻子走,关心事态发展了。

  四、追踪痒点持续跟进

  当第一波宣传引起了轰动,为了把戏演的更像,活动方组建由玛莎拉蒂为主的车队开上成都交通繁华路段巡游,并在车顶安装“寻找紫薇”字样广告牌,线上线下的结合,将整个事件营销推到了高潮。

  互联网思维的营销中,关键在于你会不会讲故事,不管你信不信,反正全城瞩目的目的已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