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客隆继续加强生鲜商品基地建设和源头采购,98%的蔬菜实现了基地直供,水果源头采购量达70%以上,蔬果采购形成稳定供应链。在整体销售增长乏力的情况下,果菜销售同比增加11.8%。
卜蜂莲花在经历了收购风波后,继续强化中央采购功能,并提供专业培训讲座以加强采购员的议价与品类管理技巧。同时,公司也重视本地采购功能,并决定加强能力,鼓励本地采购员全国性推介畅销产品,从而扩大整体供应。
区域龙头步步高超市通过梳理采购流程,对供应商实行分级管理整合,提高了供应链效率,去年超市业态商品毛利率较上年同期上升1.01%。
靠生鲜打天下的永辉在其他品类的采购上也毫不逊色。去年通过深化与全国供应商合作,食品用品事业部持续加大全国供应商大型促销活动的销售及利润贡献度,全国供应商年度销售占比增至 38.6%,业绩同比增长30.64%。
运动专卖店
清理库存自救
2013年各体育品牌年报中,营收利润双双降低是共同表现。其背后是打折、关店及改革订货会、控制订单数量等为清理存货而进行的一系列自救动作。这一系列动作都指向了零售渠道改革。
从年报上看,虽然行业仍未到回暖期,但已经出现改善迹象,店铺数量减幅放缓,库存开始受控。去年全年,安踏、特步、匹克、361°、中国动向、李宁分别关店318家、150家、471家、783家、826家、519家,国内体育用品整体关店超过3000家,上述品牌今年的门店数量预计仍将继续减少,但减幅有所放缓。
从库存角度看,2013年,国内六大运动品牌李宁、安踏、匹克、361°、中国动向和特步的存货分别为9.42亿元、6.89亿元、3.66亿元、4.09亿元、1.83亿元和5.37亿元。此外,去年李宁净亏损3.92亿元与2012年19.79亿元的亏损额度相比,亏损面大幅收窄80.2%。这也意味着李宁公司的“三步走”战略出现成效,在2012年下半年,李宁公司开始了以改善渠道存货为首的供应链改革,以确保公司最终拥有合适的业务模式。
与李宁同样专注于渠道变革的还有安踏,安踏董事局主席兼CEO丁世忠在今年初的内部邮件中表示,“2013年是我们从品牌批发转向品牌零售的第一年,新的一年是持续零售转型升级之年”。在其看来,安踏的零售转型战略使其保住了基本盘和江湖地位,并连续两个季度实现订货数据正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