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居市场的最大推动力量是科技巨头。Google收购NestLabs和Dropcam耗资约4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46元)。通过发布 HomeKit,苹果把智能家居作为其战略中心。微软在进行通过整合Cortana、Insteon的温控产品,控制家居产品的试验。
现在三星又收购了SmartThings。三星数字家电创新欧洲中心掌门拉恩?默卡兹(RanMerkazy)在公布收购SmartThings交易前夕表示,“作为一家公司,我们的下一场革命将是家居产品”,三星将“实现家居的未来”。
其他科技巨头也不甘心缺席这一市场。亚马逊尽管没有公开表示对智能家居系统的兴趣,但它通过FireTV在客厅市场占有了一席之地。
现在,电信、公用事业、保险和零售等行业的公司也开始关注智能家居产品。电信公司在智能家居市场“陷得相当深”,因为它们为用户家庭提供上网服务。电信公司相当大一部分营收来自OTT业务——向家庭提供内容和服务,智能家居也不例外。
BT和Sky等电信公司提供家用宽带路由器,可以通过摄像头和传感器提供付费的家庭监控服务。沃达丰已经通过与多家公司合作,在新西兰和荷兰提供家用智能仪表。德意志银行推出了一款智能家居平台,控制安全、能源和娱乐等应用。西班牙电信表示,该公司计划在欧洲和南非推出智能家居产品。
特纳表示,“人们在上网方面每花1英磅,就会在OTT服务上花5英磅。家庭上网费用就是那1英磅。”
保险公司也试图在智能家居市场上分一杯羹。AllstateCanada、StateFarm和BNPParibas等保险公司最近与家居自动化公司合作,提供智能家居保险服务。英国咨询公司NinetyConsulting表示,电信、能源和公用事业公司将为保险公司打开智能家居市场。
但这也会带来更多问题。一旦所有智能家居设备上线,并开始生成数据,隐私将是一个重要问题。Nest或AlertMe都不保存用户的数据,但保险公司可能对收集用户的数据有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