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美凯龙称与宜家共建购物中心
发布时间:2014-8-25    作者:杨晨

  比如,已经选址在建的北京大兴区和无锡两个“宜家购物中心”,商业面积分别为20万和14万平方米。“面积足够大,才能保证业态的丰富和完善,从而拉动商场销售额。而销售额的增长又反过来提升宜家商场的价值,有利于宜家在中国以较低价格拿地。”沈冰说。

  症结所在,一目了然。自1990年在青岛首设代表处至今,宜家蛰伏在中国足有二十年,开门纳客的商场总数却仅有8家。店铺的稀少,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宜家在中国销售额不高。公开资料显示,2008财年,宜家中国营收约为27.9亿元人民币,当年宜家全球销售额为212亿欧元;而2009财年,中国店面的销售额尽管略有增长,达到32.4亿元人民币,但仍不足当年宜家全球215亿欧元销售额的2%;既然很难极大地拉动当地商业的繁荣,国内的相关机构自然难对宜家保持持续“青睐”。此前不久,国资背景的上海国际集团,公开抛售手中持有的上海申瑞家具(上海宜家的经营公司)40%股权,便是见证。

  据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发布的挂牌公告,申瑞家具2009年度的营业收入为51540万元,比2008年度下降约46%,净利润缩水到1952万元,降幅高达57%。同时,申瑞家具目前的负债总计14489万元。按此计算,上海宜家在中国的收入利润率为3.79%。但按此利润基数,相较“负债额”来说尤杯水车薪,足以让前来收税的地方政府望而却步。

  “慢节奏”的宜家遭遇红星美凯龙

  宜家慢吞吞的中国节奏,在2008年出现新的变化,宜家一年内在深圳和南京共开了两间门店。到了2009年,宜家除了新增大连门店外,还特地成立了宜家购物中心(中国)管理有限公司,专门运筹拓展购物中心业态。眼下,借助参展世博会的契机,宜家对外宣布,其在中国拿地自建购物中心的投入已敲定十几亿美元。而中国十大商业地产操盘手之一的邓国坚注意到,恰恰是这两三年,红星美凯龙的新店开业庆典,往往就会出现宜家高层的身影,“说是两家公司已经达成合作”。

  这一说法得到了红星美凯龙董事长兼CEO车建新的证实,两家公司将一起拿地,一起建商场,一起造商圈。“在全国范围内,我们有6个商场是和宜家一起建的。已经在南京、沈阳、天津、无锡等地与宜家同进同出。”

  而红星美凯龙品牌管理部媒介主管高小姐则进一步解释,5月8日开业的红星美凯龙浦东店就是两家公司“同拓市场”的新典范。在红星美凯龙浦东店旁边,有一块面积大小相当的建筑工地也在施工,而围挡上就有醒目的蓝底黄色字体“IKEA”。“至于战略合作的具体方案和运营模式,目前还不方便透露。”

  “这种合作手法对双方肯定是有利的。宜家可以给红星美凯龙带来终端客流拓展产品品类结构。而红星则给宜家在中国拿地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并可以依托红星在中国已有66家网点的渠道体系,助推宜家的产品销售覆盖一线城市,同时向二线城市渗透。”合纵四方家具咨询公司总经理陈国芳说。

  令人诧异的是,宜家亚太区总裁助理、公关经理许丽德对两家公司“联姻”的消息不置可否,声称这只是红星美凯龙单方面发布的信息,要跟红星美凯龙,而不是跟宜家咨询。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