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负责人称,对于每个家纺企业来说,产品设计应该是最重要的生产环节。然而,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重视并不等于投入,相比较而言,绝大多数家纺企业对营销的投入远远大于对设计的投入。国际上,拥有时尚品牌的企业在产品研发上的投入一般占企业产值的5%~15%,对比国内家纺企业,能够用企业产值的5%来做产品研发的寥寥无几。在海门,前些年生意好做时,绝大多数企业根本就没有想到做产品研发、品牌推广,当市场变得严峻时,想做却没有资金和信心来做了,生存变成了首要任务。
从事绣品经营25年的江苏凯利绣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占贤认为,海门家纺产业亟待文化支撑,海门家纺产业在创意设计上还有巨大空间。海门家纺产业目前自有的著名品牌跟不上“产量规模”,当然政府部门也在努力扶持。在营销过程中的宣传环节没有得到高度重视,产品一直在中低端处挣扎、缺乏“高端意识”,最主要的是海门家纺产业以至企业亟待得到文化的支撑。都说“海门家纺文化”占产业之比达20%左右,这是一个勉强的数据,即使有也是不够的。
周占贤表示,就海门整体而言,离所谓的产业和文化有太大的距离。海门有二、三百个沈绣第三、四代传人,但这些人中没有一个名正言顺的“工艺员”,更谈不上省级、国家级大师。无论发展产业和文化,没有人才这个“底”,就只能是空话。
对于南通海门叠石桥家纺市场产品多跟风,缺乏文化和创新,在研发方面也存在不足的说法,朱文忠表示不赞同。朱文忠称,企业能够盈利并长久生存下去就是硬道理,有多少真正了解南通叠石桥家纺市场的?一家企业都无法继续生存何来文化。海门的家纺企业在设计研发方面也很得力,这个作为商业机密也没有多少人去多言。“但我们会调研跟踪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去不断适应市场需求,制定营销方案,这样产品才能畅销。”
出路:发展高附加值产品
海门市叠石桥家纺协会副秘书长姜新认为,目前我国家纺市场在趋势方面表现为几个特点:一是集中化,创新是未来家纺品牌发展的原动力,细分是家纺行业走向成熟的标志,而整合则是家纺行业发展的最终趋势。随着品牌建设同质化竞争日益加剧和原创品牌创新速度逐步加快,行业内领先品牌如罗莱、梦洁、水星、富安娜等市场占有率将逐步扩大,品牌集中化趋势会越来越明显;二是品牌高档化趋势,目前,家纺市场中低档产品基本以国产为主,高档产品以进口为主。消费者对名牌产品日益青睐,家纺高档市场潜力大于中低档市场的现状,国内一些知名企业纷纷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设计能力,以发展高附加值的名牌产品抢占市场。
海门家纺将如何面对未来的竞争?“前十年,家纺行业是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这个阶段是家纺行业‘抢金期’,人人都可做家纺,都能赚钱。随着市场的成熟,竞争加剧,行业进入洗牌阶段,也进入了‘淘金期’,行业空间仍然看好甚至巨大。”曹正平对家纺的未来十分乐观。
“作为海门的支柱产业,家纺产业正通过转型升级提档提效。众多小企业虽然解决了就业问题,但同时占用了一定资源,影响了大产业转型升级的进度。对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来说,提高赢利能力必须将企业做出规模,做品牌是企业由小变大的必然选择。”南通市纺织工业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曹正平表示:“目前已经是家用纺织品行业由大变强的关键时期。家纺企业在渠道建设、营销模式创新、产品设计研发等方面悄然发生了许多变化。我们也在重点打造电商平台,南通纺都城已经是电商网销试验区。”
海门市市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叠石桥国际家纺城正推动内外贸融合发展,申报‘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海门工业园区以叠石桥区域发展亮点和特色为切入点,倾心打造叠石桥特色旅游产业,目前也已经成功申报了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专职服务于叠石桥家纺市场的叠石桥国际贸易服务中心内部集中办公区也基本建设完成,即将投运。”
北大纵横咨询管理合伙人陶文盛认为,长三角地区是中国家纺服装重要的产业集群地,这些集群至少具备两个特点,一是产业特色鲜明;二是有专业市场作为依托。专业市场是产业集群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专业化分布的产业集群几乎都是和相关专业市场相互依托,通过相应的专业市场网络形成更大范围的产业链,进而促进各个专业化产业集群不断发展。
在家纺服装产业集群的沿海地区,一些具有当地特色的产业集群正在快速成长。快速建立了具有当地特色的专业市场,改变原料采购、产品销售话语权掌握在别人手里的被动局面。从某种意义上讲,专业市场也是产业集群,是以流通业为主体的产业集群,因此必然伴随着流通模式的转变而转型。
他认为,从整个产业链条看,中国传统家纺专业市场大多走的是一条“推”式产业链,这其实是一种“不断拿货”的库房模式,除生产企业外,没有其他相关方关注品牌。其结果是,除了一部分有能力控制全流程的企业之外,大部分企业的品牌运作逐渐减弱。随着现代网络经济和体验经济时代的来临,不仅以生产制造为核心的传统产业格局正在改变,而且行业资源也借助家纺市场的力量得到了有效整合,使家纺市场逐步成为新的产业主体。另外,单纯以价格取胜已经难以保证产业集群进一步发展,深度特色化、细分化则成为更有力的“法宝”。家纺产业集群完全可以围绕着这些发展趋势,结合自身特点,有侧重的规划未来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