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超十亿消费者的中国市场,让英国企业家感到兴奋又迷惑:他们兴奋于这一超级消费市场的潜力,但又迷惑于如何撬开这一市场的大门。
伦敦时间6月6日,在“第二届中英企业家峰会”上,他们现场聆听来自中国的乳品消费品牌伊利的掌门人潘刚,讲述如何与十亿消费者打交道的生意经。
潘刚表示,在经过多年的收入提升后,中国的消费市场已经迎来巨变,消费升级出现了四个特征。
第一是消费品质的升级,从“能温饱”到“要吃好”的变化。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居民人均消费粮食量,比2013年减少了5到7个百分点,而人均消费肉、禽、蛋。则比2013年增长2到16个百分点左右。这说明在吃的方面,中国人不再满足于以前的吃饱就行,还要吃得营养、吃得健康,所以才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喝牛奶。
第二是消费形态的升级,从“买产品”的“买服务”的变化。在温饱问题解决之后,中国人越来越重视生活质量。2015年,居住、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四项支出,占中国居民全部消费支出的比重,已经超过一半,特别是近年来,通信、电影、旅游等服务消费持续火爆,已经逐渐成为新的消费增长点。
第三是消费方式的升级,从“线下买”到“线上买”的变化。这些年互联网技术的突破带动了中国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正在颠覆传统的消费模式。2015年底,中国的互联网普及率已超过50%,网民规模已达到近7亿,接近整个欧洲的人口。相应的,2015年中国网上零售额超过3.8万亿元,同比增长33.3%,明显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速。
第四是消费行为的升级,从“标准化”到“个性化”的变化。在过去消费能力低、消费品供给不足时,商品基本千篇一律,消费者的选择面少。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消费品供给的增加,不同性别、阶层、文化背景的消费者,会根据自己内心的感受和需求进行个性化消费,并且已经逐渐成为主流。
潘刚表示,只有深入把握了这些特征,并让企业顺应趋势,做好服务,才能站在新经济时代的潮头。
对于伊利的全球化,潘刚在峰会上对腾讯财经表示,伊利早在5年前即开始规划,2年前开始实施。“我们在新西兰建了目前世界单体规模最大的乳业加工基地,养殖成本全球最低,一期项目生产奶粉,二期生态高端液态奶和乳体蛋白,一部分运回中国,一部分直接出口东南亚,比如印尼。”
此外,潘刚告诉腾讯财经,伊利在荷兰建设了欧洲研发基地,而在意大利生产的液态奶,目前产品已经卖回了国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