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东来零售乌托邦破灭:3个关键问题无法回避
发布时间:2014-9-20    作者:杨晨

  河南胖东来素以反传统商业逻辑著称,这个以高薪水、高福利、自由、快乐闻名于世的地方零售品牌,曾被誉为“中国最好的店”、“四线市场最牛百货”,俨然是残酷竞争的商业世界里的一个温情脉脉的童话。

  而今,这个童话破灭了。虽然胖东来并未完全倒下,退出市场,于东来自己也说“胖东来会越来越好”,但是,这是否可以说,胖东来独特的经营理念与模式已经无法继续了呢?

  都说商场如战场,这话还是很有道理的。有些人没上过军校,没读过兵书,但天生会打仗,建国初期,李云龙一样的将军在我党的军队里比比皆是。但战争有战争发展的规律,不管你是科班出身的也好,半路出家的也罢,违背了这些规律,可能就无法打胜仗。

  商业零售也一样,它也有自身的发展规律和走向,有些趋势性的东西非人力可以改变。具体到胖东来,我觉得有3个关键的问题是它无法回避的:

  第一,成本问题。

  零售业尤其是百货、超市行业都是相当苦逼的活儿,只有三、五个点的净利,说“操卖白粉的心,赚卖白菜的钱”一点也不为过。特别是在当前,租赁成本、人工成本、营销成本快速上涨,各种费用有增无减,而销售增长几乎停滞,控制费用、降低成本、压缩开支就显得尤为重要,稍有不慎就会陷入亏损。

  胖东来的“高投入”显得不合时宜,它拿出一整层的营业面积做员工娱乐中心,每周二闭店休息1天,员工全年休息150天,给员工2倍于当地同行的薪水,高薪聘请清洁工,以及一系列的惠客措施,这些无疑都加大企业的经营成本,特别是对一家有着12000名员工的胖东来来说,应该造成了巨大的盈利压力。

  尽管这可能还不是现实的压力,因为胖东来身处四线城市,处于相对垄断地位,据说现在也经营得很好,增幅可观。但商业零售的趋势大体是一样的,一二线城市的今天就是三四线城市的明天,电商冲击,多元零售业态的分流,“八不准”、“反四风”的影响,终究会传导到许昌、新乡这样的小城市,零售行业不可能有独立于全国大市场之外世外桃源,胖东来如不改变上述举措,迟早会面临巨大的盈利压力。

  作为胖东来的负责人,于东来的眼光不可能只盯着眼下,他一定能感受到不久之后的危机,与其亏损之后再关店止损,不如趁尚在盈利时关掉赢得主动,这也在情理之中。

  第二,人才问题。

  商业零售虽然不是什么高科技行业,但越来越有成为技术型行业的趋势,特别是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深刻影响市场竞争格局、改变人们消费方式和消费习惯的今天,商业企业不可能以不变应万变,转型升级在所难免,打造“智能商业”、“未来商业”已变成了现实的话题。一个企业如果不建立强大的IT系统,不进行信息化建设,不探索全渠道经营,不掌握和利用新媒体与顾客交流互动,在未来的竞争中恐怕难以立足。

  这些,当然还有其他的很多方面,比如企划等等,都需要企业有一个学习型、知识型经营管理团队。反观胖东来,店长级别的管理人员基本都是高中及以下学历,普通员工的文化水平就可想而知。当然,不排除有些人能自学成才,初中学历的人成为IT高手甚至是顶尖黑客也时有耳闻,但那毕竟是少数。总体而言,一个由一群大学生组成的团队,其综合素质肯定要优于高中生、初中生组成的团队。而一个企业的发展,更多的是依靠团队运作而非靠一两个“能人”。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