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零售商如何通过大数据圈住消费
发布时间:2014-7-21    作者:杨晨

    2014年注定是线上、线下大融合之年,短短3月的一个月时间内,两大电商巨头京东、阿里巴巴纷纷全线布局O2O。先是3月17日,京东O2O大会启动,宣布与15余座城市的1万家便利店全面推动O2O合作,实现全渠道销售过程中的交易、结算、物流、售后服务等环节可视化,并支持京东电子会员卡和手机支付功能。接着3月30日,阿里巴巴宣布将以53.7亿元港币战略投资银泰商业,双方将整合优势资源,构造打通线上线下的未来商业基础设施体系,并对社会开放,推动实体商业与互联网经济融合。
  两大电商平台的O2O战略,究竟有哪些差异,刚好本人与两家交流都非常密切,下面从行业角度对两家的O2O模式进行对比:
  一、运营差异
  京东O2O:驱动核心在京东线上平台,末端是便利店+物流的延伸,O2O促使京东的品类得以大面积的扩充,渠道全面下沉。
  阿里O2O:驱动核心在商家(线上天猫店+线下入住银泰的品牌门店),末端实现体验和物流自提功能,品类几乎不变动,渠道集中在银泰这样的mall为核心的线下商业中心。
  二、供应链协同差异
  京东O2O:京东为核心驱动市场计划、采购、库存策略、补货策略、物流相应机制,末端便利店门店是协助角色。
  阿里O2O:天猫驱动促销计划+各品牌促销计划,采购、库存策略、补货策略、物流相应机制完全由品牌方决定,考验的是品牌方线上线下供应链能力,末端门店的功能面临转型,品牌方线上线下的可能存在冲突。
  三、会员整合差异
  京东O2O:京东的目标是实现京东线上会员与门店会员共享,形成双向整合。
  阿里O2O:品牌商线上线下会员+银泰这样mall的会员整合。
  四、信息系统整合差异
  京东O2O:京东与1万家便利店的合作,会面临一对多的系统整合,但是是单向的一对多,相对来说有难度,特别是个大连锁便利的IT系统差异很大,但庆幸的都是单向对接整合。
  阿里O2O:天猫仅仅是线上交易平台,更多的供应链系统在品牌方,这样的O2O品牌方会面临天猫这样的线上与线下门店供应链整合,同时协同多家不同mall的线下门店,有的甚至还有直营和加盟店的差异,是否能做得成功关键在品牌方。
  五、数据挖掘价值差异
  京东O2O:关于大数据方面,京东把线下O2O定位成“商品+服务”,这里会沉淀线上和线下的数据进行精准的营销,同时实现库存从后端前移的供应链变革。京东最大的优势在于便利店末端的社区购物习惯数据,但传统便利店是否有数据积累,有积累是否有价值,这个值得考虑。或许京东会重点的推进一些具有基础的便利店的末端社区会员消费数据分析,但路还比较长。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