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创始人:“变员工为股东” 员工会服务好顾客
发布时间:2018-3-13    作者:admin

  伙伴,这是星巴克对员工们的称呼。

  星巴克创始人霍华德·舒尔茨在一本自述《将心注入》里提到,星巴克如果没有员工的投入和热诚,要赢得源源不断的客流是不可能的。

  称呼背后,是星巴克的企业文化:伙伴们一起共享在星巴克的无限机会。

  星巴克的员工拥有咖啡豆股票的权益、助房津贴、咖啡星享假期等等。

星巴克员工福利

  溯源星巴克对员工的尊重,是来自霍华德·舒尔茨的父亲不被尊重的人生经历。

  童年经历种下了一颗尊重的种子

  前阵子,电影《芳华》有句台词广为流传,一个始终不被善待的人,最能识别善良,也最能珍惜善良。

  套用在霍华德·舒尔茨身上就是,一个底层社会中成长,亲眼目睹了父亲不受尊重的潦倒人生的人,最懂得尊重的力量。这个力量,在星巴克得到了验证。

星巴克创始人霍华德·舒尔茨

  霍华德·舒尔茨在纽约布鲁克林东区廉租房里长大,他一度觉得这是自己背负的一种耻辱。

  ——住在布鲁克林是什么概念?

  一次,霍华德·舒尔茨和姑娘约会,姑娘的父亲和他聊天时,听到他住在布鲁克林,脸立刻拉了下来,那个面部表情深深烙印在霍华德·舒尔茨心里。

  他 7 岁时,父亲跌断脚踝,失去工作,母亲有7个月身孕,一家人没有收入,没有医疗保险,没有工伤赔偿......靠借钱过活。

  那时,他没想过自己会成为一个老板,但在心里默默地想,倘若有出头的一天,一定不让别人沦落到这种地方。

  几十年以后,星巴克成为了一家完全不同于霍华德·舒尔茨父亲曾工作过的那种公司,它证明了一个以心灵为导向,以自然为灵魂的公司仍然可以赚钱。

  卑微的出身让霍华德·舒尔茨养成进取心与同情心,父亲的不幸遭遇,更是让他意识到爱与仁慈的重要性。他说,若你只是把员工视为一辆汽车上可拆卸的零部件,他们也会以同样的眼光来看待你。

  要养家糊口,也要实现自我价值

  正是因为从底层社会出来,霍华德·舒尔茨更懂得普通员工的诉求——要养家糊口,也要实现自我价值。

  1991 年,星巴克推出“豆股票”计划,凡是为公司工作 6 个月以上者,都是合法的股权持有人,甚至兼职人员,只要每周工作不少于 20 小时,也有同等权利。

  霍华德·舒尔茨说,在这个计划还没来得及向人们证明它的价值时,员工的职业态度和工作方法已经发生改变。他们想方设法为公司节约开支,比如有人乘坐红眼航班出差以节省机票钱。作为合伙人,他们从心底热情对待顾客。

他们管员工叫:伙伴

  提到“员工关怀”做得好的餐饮公司,海底捞一定榜上有名。

  社会化营销研究者晏涛曾写了一篇《与海底捞员工的一次聊天,我却被深深的击中...》,讲的是一位海底捞的服务员约他咨询“新店开业在线营销怎么做”的故事。

  见面前,他不相信一个普通的服务员为了增加门店客流,自己掏几百元来咨询了解一些营销方法。

  晏涛说,他曾经去过不少公司培训交流,有些公司的营销人员都不见得有如此热情,更可况一个完全不相干的岗位员工。

  正是因为海底捞让员工们有了归属感,他们才会真正把公司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尽己所能帮助公司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