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上半年盘点:零售业呈现的五大趋势
发布时间:2014-7-8    作者:杨晨

  材料显示,去年前7个月,涵盖几家百货店在内的中都购物,实现营业收入5714万元,同期净利润为亏损698.9万元。而在2012年的前七个月,中都购物亏损727.8万元。​ ​

  这一事件值得关注。我们都知道,零售业的优势就是现金流,有供应商的货款和每日销售所得流水,一般情况下是不缺现金的。而中都老板“跑路”从另一个层面说明,实体零售商的确到了很艰难的地步。​ ​

  很多区域型的中小零售企业开展了多元化经营,其中涉足房地产的不在少数。相信有不少零售企业面临中都集团这样的危机状况。或许在未来,“跑路”不仅限于制造业老板,这种情况极有可能发生零售企业家中间。​ ​

  四、O2O退潮​

  在电商的冲击下,O2O一度成为传统零售业界一大热门词汇,拥有连锁门店的实体零售商被视为O2O闭环中offline这一端。但今年上半年以来,O2O这个概念如同秋日的阳光,虽然依然火热,但力道大不如从前。除了个别从ERP软件转型而来的IT服务商依然打着O2O的幌子招摇撞骗外,大部分零售商已经不再将O2O放在心上、挂在嘴边。​

  ​与一些见风就是雨的科技企业和互联网公司不同,零售商是务实的群体。他们对新的概念也许没有那么敏感,显得有些后知后觉,但他们却坚守商业本质。这使得他们虽然无法成为新理念、新科技的弄潮儿,但至少保证了退潮之后,还留着一幅裤衩。​​

  今年3月19日,京东商城宣布签约全国上万家便利店进行O2O试验。《第三只眼看零售》认为,这一事件成为传统零售商看待O2O的分水岭。如果说在次之前,泥腿子出身的传统零售商看不懂O2O的话,这之后,便有了很多活生生的案例,让他们了解O2O的本来面目。​

  五、业态创新常态化,“小怪兽”频现​

  今年初,银泰商业CEO陈晓东接受《第三只眼看零售》采访时表示:未来零售业将变化无常,远远不是现在这个样子,其复杂程度难以预估,于是就叫它“小怪兽”。

  ​​陈晓东描述的“小怪兽”其实就是一些创新的零售业态。当你进入一些现代化的购物中心,你就会发现里面的一些业态甚至无法用传统的业态去定义。于此同时,一些传统的业态也进行一些自我革新,将自己打扮成“小怪兽”。​ ​

  比如,乐城超市,它将自己“大卸八块”,分割为园艺、餐饮、零食、文具、菜市场等多个小业态,组合起来构成乐城超市,分散开来就是专业店。再比如,五星电器新一代门店中超市引入家居和一些健康周边产品,完全颠覆了传统家电卖场。​​​

  ​​综上所述,传统零售业正面临复杂的变革时期,一方面,寒冬来袭,危机丛生;另一方面,复杂的行业背景同时也孕育着新的机会。​ ​

  《第三只眼看零售》认为,在这样一个行业的风口浪尖,企业老总需要有足够的智慧,在坚守与变革、进取与保守之间把握好平衡。过于激进则容易成为先烈;过于保守则成为温水煮青蛙实验中的青蛙。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