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专业市场亟待转型 新兴模式正实践探索
发布时间:2014-4-13    作者:李翠霞

  据政府相关部门统计,2014年前两个月广东省外贸进出口总值为8905.7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同期下降15.3%。其中,出口5239.8亿元,下降14.2%;进口3665.9亿元,下降16.9%。有预测认为,未来新兴市场的出口还可能进一步下降,中国的整体出口形势也不容乐观。

  有业内人士透露,去年某皮具专业市场整体订单下降20%,不少工厂业绩下滑,很多厂商选择到东南亚等成本更低的地方建厂。一方面,国际形势不好导致外销订单大幅减少;另一方面,人力、租金和渠道等成本上升,专业市场的空间日渐狭窄,升级转型势在必行。
 
    探索升级转型方式

  为改变老式专业市场“小、乱、差”的印象,最初步的方法是规范整治,全面清理经营、仓储和住宿“三合一”现象,提升整体环境和服务措施。硬件软件双管齐下,实现有效升级。

  更彻底的做法是搬迁关闭低端市场,结合消防安全整治、城市拆迁计划、市政路网建设和交通管制等诸多因素,做出合理的规划。同时,提高市场准入门槛,严禁在中心城区新建和开办传统的专业批发市场。要想实现这一点,相关部门能否从“定位”、“规划”和“配套”着手保留市场原有人气是关键。

  传统专业市场因为条件限制,管理混乱是常见问题。于是,实现跨行业整合的大型主题商城应运而生,“专业市场经营、购物中心管理”成为升级转型的新模式。

  它与传统的小型批发市场不同,集休闲、购物、零售、批发、展贸等多功能于一体,还通过大力打造企业服务中心、电子商务中心和物流服务中心等众多设施,为入驻商户提供更全面、更优质的服务。注重与商户的互动是该经营模式的创新理念。商城与商户会加强互动沟通,定期组织推广活动,实现购销对接。
 
    而面对电商来势汹汹的压力,许多传统专业市场纷纷试水“电商”。先是某某服装市场与国内领先的电子商务软件及服务提供商—商派合作试行网购,后是友谊国际时装城牵手国内最大网上服装批发市场,定位只做批发裤子的“友谊裤都”电商实体服装城,“触网触电”步伐越来越快。
 
    阻力不小 困难很大

  传统市场在国内外已有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有可能因为转移而丧失,商户也往往因担忧这一点而抵制政府的搬迁计划。比如当年传出某水产市场要搬迁的消息,却是“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 最后搬迁不了了之。类似这样的情况不少,业界的担忧情绪也始终存在。

  以电商为导向的转型之路亦困难不少。大家都知道电商的重要性,但对要怎么做还是糊里糊涂。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市场氛围仍然欠缺。

  除了运用不熟练和技术欠缺,具体思路欠明晰才是最主要的问题。大家你追我赶往电商的大路上走,但大多沿袭做平台的模式,与现有的强势电商平台相比根本没有竞争力,归根到底就是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路。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