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有一部分市场叫中央批发市场,是公益性市场。日本是先立法,设立中央批发市场科,设立了一个专门的部门。中央和地方政府出钱建市场,建了一套管理体系再进行招标。所以日本中央批发市场叫公益市场,因为它的设施是纯政府建的所以也叫公益设施。日本批发市场的运作模式是实施市场准入制,进行会员制管理,不是任何人能进入卖菜的。
对比而言,中国批发市场是“谁投资,谁建设,谁管理,谁受益”的政策原则下诞生。“我们没有出法律,没有相关建设意见和规划,所以纯是一个市场行为。”
而在日本批发市场法规定,20万以上人口的市场都可以建立中央批发市场。同时相关法律规定,各城市的运货卡车终点站、批发市场、仓库等流通基础设施,都要建立在周边交通条件较好的地方,并在用地等方面优先保障。这些批发市场大多由各级政府投资或补贴。
“现在需要出台实施细则和具体的规定,比如3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像日本一样,规定必须在交通要道的附近选一块地。这块地只能用于建设农产品批发市场(中央农产品市场或省级农产品批发市场)和物流园区,构成一个公益性的骨干农产品网络。”王先庆指出。
他提到,日本很早就出台相关的规划和强大的政策约束力,必须保证每个县每个市都有自己的公益性农产品市场。“他们是有法律规定和国家规划的,而我国已经形成了现有的市场模式,那么要让这些市场保持一定的公益性还是有可能的。值得提倡的就是由政府在土地的利用、水、电、税收等方面进行补贴,来增强现有市场一定的公益性,这也可以看作是半公益性市场的建设。”
但就目前情况来看,没有具体的政策,没有具体的实施细则,没有具体的规定。“出台实施细则,必须是十多个部门相互配合,资金怎么保障,土地怎么保障,这一系列工作必须做,否则没法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