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注意到一个细节,在寺库网上,“品牌”一栏与“海外直邮”一栏的商品中存在重复的现象。其中,“品牌”商品的来源是供应商和二手寄售,“海外直邮”则来自海外商家的直接供货。
对于二者是否存在内部竞争,李日学解释称,“不会有竞争出现,品牌商品更多是国内现货,可以迅速送达,而海外直邮则需要十天半月甚至更长的时间。”
然而,在接受记者采访的多数业内人士和用户来看,除了假货是硬伤,虚高的价格也是让他们望而却步的重要原因。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在英国伦敦的Bicesteroutlet购买一款BOTTEGAVENETA女士长款钱包售价约人民币3500元左右,但是在银泰网、米兰站商城和其他网站上售价均超过了6000元。
一家国外资讯机构开展的国内万人调查显示,受访者单次网购奢侈品的人均花费是1397元,可见中国奢侈品电商客户的购买能力与线下相比十分保守。
不过,对此李日学似乎并不担心,“不是仅凭奢侈品价格折扣就可以打开这个市场,我们也不可能去靠价格取胜。另外,我们针对的用户群是一些接触奢侈品比较有限或者并不在乎价格的人。”因此,寺库网并没有采取传统的代购、抢购和买手模式。
另外,他还透露,普通用户其实不会持续购买奢侈品,这导致奢侈品网站的客单价很高,平均一单能达到5000元左右。同时,每一次去获取新用户的成本也很高,“虽然传统的奢侈品线下市场看起来十分火热,但实际上我们很难做到向其他电商行业网站一样一年几倍增长。”
奢侈品电商对手多
对于未来发展最大的挑战,李日学依然认为来自对供应链的把控。
据他透露,2013年寺库销售额大约在10亿元左右。与过万亿的奢侈品消费市场比较起来,这个数字微乎其微。目前,寺库85%的收入来自与经销商和品牌商直接合作带来的佣金。
寺库网的020试验能否带来更加直接的收入尚没有明确的衡量标准,但可以肯定的是,线上和线下的成本都在不断增加。
前述米兰站内部人士认为,对于奢侈品电商平台来说,最大的困难在于其成本并非外界想象的那么低廉,且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大家都知道,BAT三巨头占据了互联网80%流量的来源,这对于电商网站来说不是个好消息。”
另外,他也坦言,随着中国的开放化越来越高,消费者接触到奢侈品的渠道远不止是实体专卖店,他们可以通过全球互联网了解产品信息和价格。同时,越来越多的人走出国门,海外市场是中国人消费奢侈品的重要阵地。“这些都让我们面临的竞争更加激烈,所以单纯的线下门店或单独的线上网站都不足以支撑一家奢侈品平台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