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墨整合专业批发市场,提升市场竞争力
发布时间:2014-7-4    作者:杨晨

      小商品新城有2万平米的孕婴童服装经营区域,老服装市场的硬件、软件差,就搬出去了,如今终于可以重新回归‘组织’怀抱了。

      张本金说,2004年,“好孩子”入驻即墨小商品城,但由于发展空间有限、环境脏乱差,他经营了5年以后,搬出了小商品城,在即墨工业园里租下了一处5000平米的地方,不过,“工业园虽硬件好,但客流远远不够。”

      小商品新城的转型升级给张本金带来了曙光——即墨市场的整合,不仅核心商业群集聚,更汇聚了人气,他打算在新的环境里大干一场,把即墨打造为“好孩子”的全国针织品中心和电商中心。

      即墨,因商贸而闻名、发展。改革开放的30多年来,大大小小的各类市场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据统计,目前即墨有一定规模的专业批发市场16处,均分布在城区繁华位置,包括小商品城、布匹市场、装饰材料市场、花卉市场等。

      市场给城市带来繁荣的同时,交通压力逐渐增大、周遭环境嘈杂混乱、消防和治安案件频发、市场布局零散而日益萎缩等问题也日益突出。在去年的检查中,就有3处批发市场消防不达标。

      与此同时,老牌市场的自身短板也进入了不得不改的阶段。位于嵩山二路和鹤山路交界处的小商品城,十余年前曾有过辉煌的历史。当时,即墨小商品城以品种齐全、经营面积大而扬名,是江北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地。然而时过境迁,一时名声大振的即墨小商品城,已经在慢慢步入“老年”:原来比较先进的设施已经陈旧,人气在慢慢消退,商品虽然品种多达上千,但由于品牌代理缺乏,质量参差不齐。众多小商品品牌代理商,不仅难以进驻小商品城,有些品牌因市场老化,纷纷搬出市场,重新选择经营场所。

打造商贸物流聚集区

      老牌市场升级改造并不是即墨独有的难题,从全国范围来看,专业市场的整合提升、规模聚集、一体发展已成为一种趋势。

      2009年,昆明市的螺蛳湾市场在运行了20年之后正式关闭,整体向螺蛳湾国际商贸城搬迁,使昆明的专业市场一跃成为全国屈指可数的大市场,其规模、档次几乎可以和闻名世界的义乌国际商贸城比肩。

      目前,北京、郑州、武汉等地也都在积极研究和加快推进市场资源的整合和迁建,以缓解城区交通拥挤、市场设施老化等问题造成的影响,也期望通过市场资源的整合有效发挥聚集效应、规模效应,推动市场加快转型升级、做大做强。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