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电商现状:货源上演饥饿游戏
发布时间:2014-7-18    作者:杨晨

  供应链模式待考

  流量困境并非尊享网的最大难题,也不是其倒下的最主要原因。

  业内普遍认为,奢侈品电商行业最大的尴尬是货源延伸出的问题——从品牌商处拿不到品牌授权或基于奢侈品本身的稀缺性导致拿不到足够的货量。拿不到正规授权时,只能充斥假货,导致遭遇消费者和品牌的双重追击式投诉;即使拿到授权,但从品牌商拿不到足够的货量,也无法满足消费者在购物量方面的需求。

  由于货源限制,奢侈品电商一般通过品牌商的代理渠道或者通过招聘买手代购的模式获取货源。如此一来,导致奢侈品电商渠道的进货成本与传统渠道基本处于同一水平,加上电商烧钱打广告的成本,在与线下传统渠道的成本竞争上,并不占优势。

  类似的奢侈品电商成本链条,违背了一般电商模式的架构,也无法体现电商的优势。

  寺库网CEO李日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解释道,“奢侈品电商出售的产品定价有一定的规则,对于一线奢侈品牌的价格只能比国内便宜15%左右,毕竟我们的利润空间没有那么大,而且太低的价格也会引起消费者的不信任。”

  尽管在记者采访的多名奢侈品电商从业人员看来,奢侈品的销售价格不是唯一的因素,更多的是提供服务,但资深电商观察人士郝智伟却一针见血地指出,供应链和价格上都做不到优势,仅凭一个孤立的网站,根本没有能力提供更多的服务,“纯粹的奢侈品电商网站跟线下恒隆广场的LV专卖店相比,你说它能提供的独特服务是什么呢?”

  因此,他认为,用户的消费习惯以及产品特性,决定了奢侈品行业在中国的蓬勃发展很难延续到电商行业中来。

  记者了解到,在经历了两年前的遍地开花后,已经有大量奢侈品电商被曝出经营出现问题,包括曾经获得多轮融资的佳品网、盛大旗下品聚网、呼哈网等。

  根据公开报道,有尊享网员工透露,与增长缓慢的订单相比,有关产品的质量投诉让公司伤透了脑筋,起初还只是零散的几笔,到后来是大规模的集中爆发,而投诉最多的就是货源问题。

  此外,比消费者投诉更棘手的是品牌商的控诉。尊享网上几乎涵盖了一线的奢侈品、时尚大牌,如Burberry,LV,雅诗兰黛等,而这些品牌商并没有授权给尊享网。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货源问题、衍生假货泛滥的担忧、购物体验缺失、价格方面的制约等都是压在奢侈品电商头上的大山,“尤其是来历不明的货源,可是说是所有奢侈品电商网站的硬伤,甚至很有可能止步于此。”

  曹磊认为,大多数的奢侈品网站,货源供应和消费者体验都存在矛盾。没有品牌商的授权,尊享网拿不到名正言顺的产品,也没有合作伙伴的背书,因此很难获得消费者信任。

  与奢侈品电商遭遇的寒冬相比,电商行业苦熬多年后在近两年迎来了春天。京东商城、唯品会、聚美优品等网站先后在美国上市,并获得了资本市场的认可。但是,奢侈品电商依然还处于市场的考验期,而且不断在“高端”的定位与“屌丝”的互联网用户之间进行拔河。

  在记者采访的多名业内人士看来,奢侈品电商是一个伪命题,一边是不断喷发的网上购物需求,一边是奢侈品网购的遇冷。尊享网不是第一个倒下的网站,也不会是最后一个。“越来越多的网站站在转型的十字路口。”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