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发市场关停 太原雪糕批发显现行业拐点
发布时间:2014-4-15    作者:李翠霞

    去年11月,在全国开展涉氨制冷企业液氨使用专项治理时,市场接到质监部门通知,要求年底前冷库停用,1月份商家撤离。“这个冷库离居民区太近,周边都是居民院,出于安全考虑,我们自愿关停整改。”这位负责人称,冷库关停后,公司一直在筹划对冷库进行提档升级。目前,市场门前的建设路拓宽改造,市场需要退让一部分,具体退让多少,还没有安排,这样,冷库下一步发展规划暂时搁浅。

    C谁也不舍得离开市场能回去,还是想回去

    从这些“冰糕大王”们留下的纸条可以看出,太堡街冷库一关停,有的去了东太堡、有的去了龙堡,还有的甚至搬进了一个浴池院内。

    4月9日14时许,记者在长风东街东太堡菜市场蔬菜区,找到了新迁来的“冰糕大王”张冬峰。门口一张办公桌,两台冰柜,一间冷库,他和妻子就继续干起了老行当。

    妻子负责接待、收钱,打印好购货小票后交给穿羽绒服的张冬峰。张冬峰拿上票、推起推车进了冷库,整理好一箱箱冰糕推着出来了,再帮着顾客一箱箱搬到车上。短短半个小时,张师傅两口子接待了四五拨人。每拨人要走的时候,张冬峰会单从冰柜里选出七八根冰糕,作为赠送。

    “很多都是老顾客!”装货间隙,张冬峰断断续续地向记者介绍着情况,太堡街冷库一关门,正好过年,过完年就筹备新店,找房子,签合同,花了四万多元买了台制冷机,3月1日新店开始营业。

    “太受影响了!光这制冷成本就翻番了,到现在一个月的时间我就投入了15万元,其中房租一年就10万元,还不算制冷机一个月三千块钱的电费。”张冬峰称,原来只收取制冷费,一吨位一天两块多钱,一个冷库间90吨位,一个月算下来五六千块钱就打住了。

    “那你们的成本高了,冰糕是不是就加价了?”记者问。“我们哪敢加价?为了留住人,赠送冰糕还来不及呢!”张冬峰称,客源流失是批发商们面临的另一大难题。

    现在的房租虽贵,但离老冷库近。一到新址,他发短信通知能联系上的老客户,又开展赠送冰糕活动吸引客户。记者看到,他身后的海报上写着:一次性购买5件冰糕,赠送5支冰糕,如果老顾客介绍新顾客光临,可享受更加优惠再送活动。

    张冬峰说将来如果能回冷库,还想回去。冰糕批发是个有规模的大市场,做生意就需要这样的行业环境,之间互相配送冰糕很方便,现在都成了星星点点。 D冰糕批发大市场被打散行业拐点已到?

    18年,恰恰是从婴儿到成人的过程,一路走来,冰糕市场热闹非凡。从表象上看,叫停山西食品批发市场的,似乎是液氨使用专项治理、是建设路改造拆迁。其实不然,18年了,原地踏步的市场、商户,在既得利益中自喜。不进则退,这句话在各行各业都是应验的。

    那么,这些年来,市场、商户是否考虑过推陈出新?如果他们提前寻谋了更大的平台,冷库的关停将顺水推舟,将他们自然地推向新的大舞台,而不是这样四散而开。

    “市场想扩了,扩多大都肯定是满满的,可就那么点儿地方,往哪儿扩?”山西食品批发市场多年从事市场管理的一位负责人称,市场关停前,市场里一直是车水马龙,火爆异常,它火就火在这个地理位置好,交通方便。如果要扩建,选址就偏了,盖一个大市场,谁去呢?这些问题,食品公司的人都考虑过。设备要革新,就得关停一阵子,这次关停,就是想革新,可计划跟不上变化。

    冰糕批发业下一步该如何发展?这位负责人说了一句实在话:“食品公司的人员下一步咋样都不知道咧!”冰糕业以前有个冷饮协会,但如今早就没了,十年前,还有一个政府部门的人来市场转转,这些年也不见了。

    冰糕批发市场该靠谁来聚拢?记者走访了多位冰糕批发大王,给出的答案都是:这几年冰糕利润有限,恐怕没有一位有这样的实力,可以改善这种环境。

    他们的分析非常一致,冰糕批发从1988年左右开始火起来,一直到2008年利润都不菲,但这几年,批发行业不好做了。说到原因,第一个是“价格战打得太厉害,出厂价不稳定。”其次是大品牌雪糕在各个地级市建自己的直销网,雪糕批发商可以分得的蛋糕只会变得越来越小。雪糕批发商现在的发展就是从一二线城市转线至三四线城市。另外就是人员成本的增高。一位批发商举例说,以前自己有30个装卸工人,每月包吃包住,只需要每人支付800元工资即可,这几年没有2000元左右雇不下人,就算是比较大的商户也只能支撑3到5个工人。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